耗时21年跟踪20个孩子!俄版《人生七年》“亡国”孩子的命运……
发布日期:2024-09-15 14:15
来源类型:头条号 | 作者:友兰达·梦露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澳门正版资料完整版】 |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 【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 【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 【中国女童向马斯克报BUG成功】 【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 【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 【一码一肖100准资料】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当你走完漫长一生,靠在沙发上回忆往事,从懵懂无知到垂垂老矣,一生遭遇的跌宕起伏、收获的幸福坎坷,能有多长?
就在今年6月份,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迎来了最新一集的更新《63up》。耗时56年的纪录片更新!跟踪14位英国孩子成长, 决定人生命运的到底是什么?(点击即可阅读)
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其作品本身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拍摄每个人物的意义
图片来源自 SBS
受它的启发,此后多个国家的导演都制作拍摄了类似的纪录片,包括南非、日本、美国等等,而在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记录了国家与时代变革下个体命运迁移的苏联版《人生七年》。
纪录片采访了一群生于苏联、长于俄罗斯的20个孩子
从7岁到28岁,他们的人生经历了国家动荡、时代变革
此后的人生经历呈现出无常的变迁
图片来源自豆瓣
苏联版的《人生七年》拍摄于1990年,纪录片一开始瞄准了来自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不同阶层家庭的20个孩子,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预想到,此后不久,戈尔巴乔夫卸任总统,苏联自动解体。
于是这群孩子变成了时代的“孤儿”,他们生于苏联、长于俄罗斯,经历了国家分裂、文化冲击、政治暴乱以及经济衰退,一直到2012年,导演完成了28岁的版本,在镜头里定格了几个孩子漫长又短暂的剧烈人生变革。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你知道什么是死亡吗?
1990年,苏联内部民族战争四起,矛盾激化。在7岁孩子们的身上,国家变革、社会背景、阶级文化刻下的烙印和影响已经初见端倪,他们对于未来和时局显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理智和成熟。
节目组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难民营找到了小孩帕沙,他来自于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那里发生了武装暴乱,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街道上随处可见因战乱受伤的人们。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生活在动荡社会的孩子,无力感受雀跃的童年,他们稚嫩的双眼早早见证了死亡的力量,变得沉静而哀伤。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在这样的时刻,宗教总是潜移默化地出现在人们的世界中,成为一部分人精神的寄托,但大多数的孩子并不相信上帝,他们疑惑:如果真的有上帝,为什么他不向身处绝境中的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呢?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同样恐惧于暴力力量的还有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娜斯佳。在苏联,所有民族被要求平等对待,但政局带来的恐慌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不信任感,因此在吉尔吉斯斯坦生活着的吉尔吉斯族、俄罗斯族,以及乌兹别克族等民族之间经常爆发暴力冲突,当地严格实行宵禁。
7岁的娜斯加正是需要玩伴的时候,但她不和吉尔吉斯族的小朋友玩。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节目组询问娜斯佳:“如果宵禁之后还出门会怎么样?” 她一脸平静地回答:“就把你杀了。”
孩子们的内心弱小而强大,虽然现实中暴力和冲突每天都在发生,但在幼小的娜斯佳心中,和平仍然是件值得期待和热爱的事。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到了21岁的时候,娜斯佳依旧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推开门就能看到庭院里头部已然遗失的列宁雕像,但她不想离开这里,家人、童年、祖国,在她的心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她渴望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对美国深恶痛绝。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只是,经历了吉尔吉斯斯坦暴乱之后,这一切悄悄改变了,她和丈夫带着孩子搬到了俄罗斯南部的一个城市生活,远离故土和前半生的回忆,对于国家矛盾,她的观点也愈加温和。她表示自己不愿意再回去,因为这里给了她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安定,孩子对她而言,胜过一切。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被时代裹挟的人生
阿霞和妈妈一起住在列宁格勒市中心的一套大房子里,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离开了这个家,这对幼小的她来说是“不爱”的证明。
父亲的缺席让她变得敏感而早熟,在她的眼中,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泾渭分明,大人们根本不屑于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才只有7岁的她就已经十分讨厌革命和政治,她“受不了”这个整天叫嚣着“改革”的激荡社会,渴望长大之后远走高飞。
而长大后的她却仍旧被滞留在这个被14岁的她称为“傻子国”的国家,这一次,她选择平和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生长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小男孩安东同样对政治和革命有了初步的认知。他的外公是真理报的编辑,曾经给勃列日涅夫写发言稿,而妈妈则是一名电影和喜剧评论家,从小家境优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7岁时就显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从现在的时间点回溯过去,这个小男孩对于政治的一番剖析在无意中道破天机。就在影片拍摄的一年后,政变发生,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曾经为一国的孩子们飘落四方,命运在这个刹那发生了巨变。
除了阿霞,同样屈服于命运的还有住在列宁格勒的塔尼亚。塔尼亚从小热爱跳舞,总爱在家里蹦蹦跳跳,在她的眼中,孩子的世界充满趣味,而大人的生活,只剩下平庸的炒菜锅。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她曾在一众孩子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为自己会加入芭蕾舞团,在舞台上享受闪耀一刻。
但长大是枯燥且充满变故的。最终,塔尼亚没有成为专业的舞蹈家,而是循规蹈矩地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HR主管,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此时的塔尼亚,已经从一个无忧无虑的漂亮女孩变成了努力为生存拼搏的独立女性,她思考着家庭和夫妻的相处之道,与炒菜锅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至于玛琳娜,她的一生都被原生家庭拖累。家里有11个兄弟姐妹,于是7岁的她“理所当然”地失去了正常入学的机会,身上担负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她需要帮助妈妈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哄他们睡觉、陪他们玩耍。当节目组问她有什么心愿时,她只是沉默片刻,说自己不想去修道院,长大了也什么都不想做。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但她始终没能脱离家庭的掌控,相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和这个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最后成为了这个“体制”最“忠实”的一部分。
21岁时,她考上了大学,结果因为父母的挽留和不舍,她被留在家乡上函授课程,学习宗教史。她对婚姻没有浪漫绮丽的幻想,因为这些都需要由家庭安排。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在这个家里,她的意愿永远向家庭作出无条件的妥协。直到28岁,她终于如愿搬出了城里,结果不出一两年的时间,觉得不适应,再次回到村里,继续着这个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丽塔生活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旁边的一个小村庄里,7岁时的她无忧无虑,大自然和淳朴的乡村环绕着她。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镇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重,谣言、嫉妒、攀比,侵蚀着这片土地。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21岁时,丽塔的父亲建了木材厂,买了船,丽塔自己也结了婚。但好景不长,她的丈夫在参军回来之后就抛弃了她和孩子,另结新欢。
26岁的时候,她有了一个未婚夫,当时丽塔已经怀孕4个月,两个人计划着尽快结婚。但一次偶然,她和未婚夫街头闲逛时遭到了小混混殴打,未婚夫惨死,丽塔悲痛欲绝,之后流产。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她的一生都被禁锢在这座小城里,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即使后来搬到城里居住,因为父母和女儿,她依旧没能斩断与这片土地的纠葛。
2015年,她因为肺炎永远地离开人世,就像她说的那样:“人死了,就是再也回不来了,就这样。”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回不去的故国
小男孩安德烈从小父母双亡,奶奶和哥哥无力抚养,于是把他送去了孤儿院。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孤儿院根本无法弥补家庭的温暖,他更多地只能在梦境里回忆母爱的感觉。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在第一季播出之后,很多美国家庭都提出想要领养乖巧到令人心疼的安德烈,于是14岁的时候,他离开了伊尔库茨克的孤儿院,孤身来到了美国。
新家庭让安德烈体会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但没有想到新妈妈并不欢迎他的到来......
“她有时说想让我回俄罗斯... 所有该做的我都做了,但还是没有用,所有的规矩和小细节我都做到了,我觉得永远都是我的错。”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在节目组的帮助下,另外一个美国家庭收养安德烈,他在那个家里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的日子。21岁时,安德烈自己搬出来一个居住,他从大学退学,通过运营计算机项目来养活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但这里自始自终不能带给他家的感觉。他在床头摆上象征着莫斯科大教堂的玩具和自己在俄罗斯拍摄的照片,他说:“人不会被彻底改变,我还是俄罗斯人,只是我现在的生活和在俄罗斯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所有人都觉得,被领养到美国是自由的赋予,只有安德烈觉得,这只是一场路途漫漫的漂泊。
28岁的时候,安德烈没有解释什么,和节目组说自己拒绝拍摄。据说是创业失败,没有人知道,那悠悠的乡愁究竟还要飘散多久......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同样回不去的还有小女孩阿廖娜。阿廖娜出生在格鲁吉亚,苏联解体之后,她成为了格鲁吉亚公民。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但失去了苏联照拂的格鲁吉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一落千丈。21岁时,阿廖娜已经结婚,但她的小女儿因为患有先天缺陷,在仅仅只有10个月大的时候就夭折了。
当时格鲁吉亚的医生告诉阿廖那夫妇,你们的孩子注定活不下来了,让他们去公证处说明孩子不能存活,把孩子丢在医院自己回去。
阿廖娜不忍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医院自身自灭,于是带着孩子去俄罗斯看医生,这里医生给的回答却让阿廖娜几近崩溃。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遭此打击的阿廖娜期盼可以跟随丈夫移民俄罗斯,但因为此时两国关系变差,这个申请被毫不留情地拒绝。
可笑的是,在阿廖娜的护照上,显示的出生地是俄罗斯,但如今申请入籍,却被画上了叉号。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从7岁的天真到28岁的平和,镜头转换之间,主人公们已经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世事的变迁,从幼稚烂漫的孩童成长为如今面目难辨的大人。
曾经,这群孩子们对未来的职业有着千奇百怪的想象,他们想当司机、警察、芭蕾舞舞者、电影导演、英语翻译,或者是纵身一跃的跳伞员。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所谓职业似乎只是人生快乐的一部分,但结果是他们都在时代和人生的洪流中走向了平凡而又曲折的一生,儿时的是非黑白、泾渭分明,在长大之后,这些尖锐的棱角都变得柔和。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曾经聪明活泼的卡佳患了抑郁症,摇头晃脑说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的女孩变得如死水一般沉静;
小小年纪就能对政治侃侃而谈的安东长大成为了成人杂志的副主编,抛弃了当记者的梦想,也卖掉了父亲留给自己的奔驰车;
来到美国的安德烈,生活虽然有了好转,但伴随着哥哥的去世,远在异乡的他再次感受到了孤独的力量。
在这个28岁,当他们开始直面生活的时候,就和你我一样,有很多遗憾、伤痛,他们曾以为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成家立业的困惑和迷茫。他们渴望从头来过,抓住生命中的每一个契机,但人生洪流难再回头,握在手里的,永远只有当下。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小时候机敏聪慧的卡佳
“谁展示了自己的一生,谁就为了所有人;谁展示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谁就成了所有时代。” 如果这部纪录片能够继续拍摄的话,今年将会迎来他们的35岁。这时他们的人生,又会漂向何方呢?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克雷格·切斯特:
2秒前:从7岁的天真到28岁的平和,镜头转换之间,主人公们已经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世事的变迁,从幼稚烂漫的孩童成长为如今面目难辨的大人。
Kawada:
8秒前: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李侑菲:
1秒前: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人生七年:Born in the USSR》
蒂娜·利福德:
2秒前:才只有7岁的她就已经十分讨厌革命和政治,她“受不了”这个整天叫嚣着“改革”的激荡社会,渴望长大之后远走高飞。